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全民健心
高考心理疏导:关键在于放下心理包袱
更新时间:2019-06-01 13:01:24  |  点击次数:4503次

   本网讯(记者昊霖)世上没有完美的学校,也没有完美的复习。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便是最好的。67--8是每年一度的高考,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博士建议,高考心理疏导,学生理性面对,家长自然陪伴,关键在于放下心理包袱。同学们要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祛除彷徨,远离负能量,要增强自信心,珍惜时间,以阳光的心态面对高考,取得高考的成功。同学们要理解家长的不容易,要学会尊重家长、学会原谅家长、学会包容家长。同学们一定要懂得感恩和回报。他强调,高考无法抗拒,冷静才是王道,我们要迎难而上,要学会心理减压,增强抗压能力,自信迎考,沉着迎考,用心提高备考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莫兴邦说:高考前调节心态必做三件事,一是树立信心是考试成功的基础二是科学安排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三是注意调节和恢复精力和体力。高考一是考学生,二是考家长。首先学生个人要学会自我减压,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要知道高考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全部。人生的目标很多,只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要充分发挥心理暗示,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如:自我打气。“我行,我一定行”。“我喜欢挑战自我”。通过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郁,克服怯懦,恢复自信,激发兴奋点,把自己的心态、情绪等调整到最佳状态;保持休息,睡眠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考前保证充足睡眠,蓄精养锐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学会微笑,微笑使人增强信心。考前与考中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考场遇到同学面带微笑,打打招呼就会相互鼓励,遇到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主动问好,老师也自然向考生问好,这样在不经意中就消失对考场的陌生感、紧张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如何应对每年高考,放下家长和考生的心理包袱呢?我的建议是:

    第一、考生家长要先调整好心态与情绪。1、不要提出让考生难于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特别是在大考冲刺阶段,更要顺其自然。2、不要把自己的紧张、害怕、担心等负面情绪,通过不经意的途径“转嫁”给孩子。家长应注意不要让自己否定的声音,围绕你的孩子,更不能贬低孩子,说有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话,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急躁、忧虑、埋怨情绪,以免给孩子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加剧其情绪波动。3、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多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第二、考生在行为上的调整。1、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考生与家长都不要打破日常生活业已形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习惯,一旦生活节奏因备考而被破坏,就容易让考生和家长产生心理不适应。2、考生对自己最佳时态的调整。很多考生都习惯于夜间学习,甚至通宵奋战,所以晚上精神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从现在开始要有意识地调节生物钟,使兴奋点处于上、下午。3、不管学习有多忙,一定要锻炼。持续的锻炼可以使压力水平下降25%。如快走30分钟,或者在学习的间隙进行一些伸展练习都行。

            第三、考场心理行为的调适。为了适应考试环境,考生和家长需要提前了解正式考场的一些情况及考前几日的天气情况。交通路线提前要多了解几条,尽可能在高考的前一两天家长亲自模拟一次,即用相同的交通方式在考试的相同时段亲赴考场一趟。考生在进入考场前的放松问题要注意:考生如果进入考场前心理不放松,就会导致在考试中精力、体力、脑力活动的不集中、不够用,影响考试。进入考场前考生做几个深而慢的呼吸,同时闭上眼睛想象:一束阳光从头顶倾泻而下,沐浴过你的全身,阳光射向地球深处之后再折射回来透过你的身体,从你的头顶发散回宇宙。通过这样一个深度的放松程序,考生往往就可以更轻松进行考试了。

            第四,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家庭气氛。家庭是孩子最大、最有力的支持系统,家长应该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改变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加强家人间的感情沟通,避免家庭纠纷,不要让考生生活在沉闷、压抑的环境中。家长要注意用开朗、乐观的情绪影响孩子,吃饭前后,孩子学习的间隙,一家人都可以在一起说说笑话,事实上,笑不仅能减轻紧张,还有增进人体免疫力的功能。良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考生情绪的稳定,缓解孩子的焦虑,改善其精神状态。让家庭给考生一个无后顾之忧的、安心备考的空间,帮助考生调整好心态,轻装上阵。

    考前焦虑十大表现:

  现在距中高考剩下的时间有限,在注重知识上的复习同时,考试成败决定于考场上的发挥,进一步讲决定在心态的好坏,消除考前紧张和消极情绪。考生和家长,注意考前焦虑症的10种表现:考试前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睡眠不良、头疼等;考场上多次出现心跳加快,手脚发凉或多汗现象;一想到考试就心慌,想学学不进去;做题经常“短路”,会的想不起来;成绩不稳定,考不出平时水平;学习没效率,注意力不集中;马虎率很高,总降不下来;阅读速度减慢,答题质量明显下降;情绪不稳定,常因小事发火,爱哭鼻子;自我暗示性较强,担心考不好。

    高考前,家长应该做什么

       家长情绪力求稳定;家长心情要愉快;只要尽力就行了;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确保孩子健康;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准备一个小药箱;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物质准备;高考前几天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的物质准备,把橡皮、小刀、格尺等等准备好,把准考证等准备好,最好都放在一个口袋里。而且要督促孩子看看考场,讨论一下一旦在去考场的路上发生交通堵塞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高考在即,考生压力大是常见现象,但要想办法尽快消除紧张情绪,避免影响复习效率。五种缓解高考压力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1、沟通排解法:压力大时最忌讳拒绝交流,考生可适时与家长、老师或者知心朋友进行沟通交流,敞开心扉,避免压抑。

    2、运动调节法:科学安排时间,课间走出教室,活动一下筋骨,坚持每天晚间散步、慢跑,可以舒缓情绪。

    3、音乐缓解法:舒缓的轻音乐可以放松心情,比如国外的轻音乐以及多种乐器的中国古曲等。

    4、呼吸放松法:学习之余,闭上双眼,深呼吸,饱满地吸气5秒钟,憋气20秒,均匀呼气10秒钟,反复练习15次,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

    5、美景联想法:静谧的美景有助于放松。疲劳紧张时,考生可闭上眼睛,想象平静的海面、雪花飘落等自然场景,有助于缓解情绪、加快入睡。

相关连接:高考前考生最烦这十句话:

    忌语一:把该带的都带好,别丢三落四的。

    考生心里话:这些事谁不知道啊,你还总磨叽这些干啥。

    专家点评: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

    忌语二: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往心里去。

    考生心里话:好成绩也不是几天就能提高的,你们怎么就不懂这个道理呢?

    专家点评:一般来说,这个时候还是心理调整最重要。

   忌语三:别紧张,好好答题别马虎。

    考生心里话: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这只能让我更紧张。

    专家点评:任何一个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上丢分。

  忌语四:看看关于高考的新闻,今年肯定能考。

  考生心里话:懂什么啊?还总给乱押题,乱指挥。

  专家点评:闲谈时所有话题都往高考上靠,也是会给考生增添压力。

  忌语五:平时考试都排前几名,这一次绝对差不了。

  考生心里话:看来,不考出平时那个名次是不能让他们满意啦?

  专家点评:由于适应不了真实高考考场的氛围,影响考试发挥的考生不在少数。

  忌语六:祝你成功!

  考生心里话:说这话的时候最好配上包含期盼的目光、重重落在肩膀的大手……整个一电影里英雄出征的场面!

  专家点评:与其祝愿成功还不如换成“一路小心”等关心考生安全的话语。

  忌语七:最后一把啦,不行就得挖门盗洞给你找工作啦。

  考生心里话:这不还没考吗,想那么远干什么?我就不信,考不上大学就找不着工作了。

  专家点评:有些家长过分强调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会给孩子添压力。

  忌语八:好好考,考好了带你出去玩。

  考生心里话:这叫什么?好像是在一只狗面前放一根骨头,太功利了吧。

  专家点评:高三孩子相对成熟,激励也应当选取有效的目标。

  忌语九:考不好也没事,复习一年,明年重来。

  考生心里话:太恐怖了,明年我可不想再受这种折磨了。

  专家点评:家长希望借此来给孩子减压,但他们会觉得是对他们能力的否定。

  忌语十:儿子,女儿,把书看好就行,想吃点啥,妈给你买去?

  考生心里话:平时没见这么殷勤,为啥快考试了,就突然这么好?

专家点评:这让孩子感觉你关心的是他的分数而不是他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