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第八期兰州学员 文澜
(2022年11月23日)
两年前,我曾经一直非常喜欢的前央视主持人王小骞出了本新书,书名叫《妈妈知道怎么办》。这本书给当时初为人母的我提供了很多非常具有实操性的指导和建议,让我时而恍然大悟,时而醍醐灌顶。我也从而了解到,王小骞成为母亲后,一直在试图用各种方式梳理自己、反省自己、认识自己,为了做更合格的自己、更称职的妈妈,她最终决定,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进修专业硕士课程。这也让我意识到,一切我们能看到的浮于表象的只是操作层面的术,而心理学则是产生这一切术的道,是塑造健康心灵、收获理想人格、拥有美好生活最具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专业性的根本要义。
天时地利人和。今年9月,我在工作之余报名参加了由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对接组织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第八期培训班。在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会长莫兴邦老师的悉心关怀下,在豆宏健教授、路华博士、崔珑、汪转霞、刘星妤、李勤荣、牛锦红等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在各位同学的一路相伴下,在家人朋友的理解支持下,我圆满完成了所有教学课程,并顺利参加了考试。不论成绩如何,这次考试都是我学习心理学的一个新的起点,其丰富而深厚的内涵将指引我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地走下去。
自从报名了心理咨询师考试,时常会有人问起:“学这个以后能干什么?”每每这时,我总会再一次观照自己内心的初衷:用心理学为生命赋能,收获理想人格。
用心理学为生命赋能,体现在正念。“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心中的正念就是一盏智慧之灯,每个人心中都有正念,学习心理学,得以点燃它。前进的路上,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要想不被困难打倒,唯有迎难而上。学习心理学,让我擦亮智慧之灯,疗愈内心创伤,增强专注能力,获得内在力量,让我可以静静地去体会自身感受的流动,从而将自身感受放在大历史的视角去觉察和思考,养成一颗通透、坚强、有价值的钻石心。
用心理学为生命赋能,体现在修身。“君子检身,常若有过。”房间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擦拭,自我检视是获得终身成长的必需。学习心理学,让我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自我检视,并使之成为一种时时处处的自觉,一种工作常态,一种生活方式。对照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课程内容,我时刻找差距、补不足,获得了直面问题的勇气,我相信那些在暗处执着生长的人,终有一日会馥郁传香。
用心理学为生命赋能,体现在齐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自从为人母后,我的眼眶似乎变浅了,每每看到那些没有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就不禁眼眶潮湿。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全社会的。如果一个孩子得到很好的养育,长大后内心非常的充盈,就会造福于社会;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养育好,长大后拥有缺陷人格或反社会人格甚至成为犯罪人,将是社会的损失和灾难。学习心理学,让我不断汲取养育孩子的营养和智慧,我学到了“罗森塔尔效应”,学到了“南风效应”,学到了“破窗效应”,学到了“代币管理法”,这些都在我养育孩子时提供了一些明智的选择,帮助我在心理学话语体系下涵养出良好的家风。
守护心灵净土,收获理想人格。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或将面临更多地机遇与挑战,愿我们都能通过心理学为生命赋能,以赤子之心面对多舛的生命,过上丰盛而有意义的生活